人如之下,这掌门招香新规独家对话定币牌O何出港稳家老
Techub News创始人Alma与One Satoshi创始人Roger Li的这场对话,发生在香港金融监管的一个关键转折点。2025年8月1日,《稳定币监管条例》正式生效后的第三天,空气中依然弥漫着行业的不安与期待。
紧急停摆:一场不得已的断腕求生
走进One Satoshi位于中环的门店,往日熙攘的人群明显减少。Roger Li苦笑着递过一杯咖啡:"你看,这就是新政的直接效应。我们不得不砍掉占业务量一半以上的稳定币兑换。"
这位85后创业者的眼神里透着复杂情绪:"从2021年白手起家到现在,我们的门店几乎遍布港九新界。但8月1日凌晨,我们主动下架了所有USDT、USDC交易对。"他顿了顿,"这不是妥协,而是对法律的敬畏。条例里'监禁'两个字的威慑力太强了,我不能拿员工的职业生涯冒险。"
绝处逢生:BTC兑换业务意外回暖
令人意外的是,门店并没有完全冷清。"最近几天BTC/法币兑换量反而增长了30%,"Roger翻动着实时数据,"很多老客户转身投向主流加密货币。这说明市场需求一直都在,只是换了种形式。"
他特别提到一个细节:有位70岁的阿姨每周都来买2000港币的USDT给海外求学的孙子汇款。"昨天她来问我们还能怎么操作,最后选择了BTC跨境转账。看着老人家戴着老花镜学用冷钱包,我们专门派了员工一对一教她。"
牌照困局:2000万港币的入场券
谈到正在征求意见的VA Dealing牌照,Roger的表情变得严肃。"这不是普通的牌照,简直是给OTC行业设置的高端俱乐部会员卡。"他掰着手指计算:"500万注册资本,300万流动资金,再加上12个月的运营储备——按我们现在的规模,起码要准备2000万。"
但更让他担忧的是过渡期安排。"咨询文件显示这次又是'一刀切',不像当年数字银行牌照有缓冲期。我们已经在组建合规团队,但真怕跑不过政策落地的速度。"
监管密码:在钢丝上寻找平衡
"有人说香港监管太严,我倒觉得方向没错。"Roger突然话锋一转,"去年我们拒绝过一个想要兑换200万USDT的客户,因为他连转账用途都说不清楚。后来听说那笔钱果然有问题。"
在他看来,稳定币就像金融世界的"血液",既要流通顺畅,又要确保"血型匹配"。"我们门店的每个员工都接受过反洗钱培训,甚至能背出常见诈骗话术。这种自律,现在终于等来了制度层面的呼应。"
未来赌注:港元稳定币的想象空间
谈到香港可能推出的本地稳定币,Roger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如果真能出现港元稳定币,我们第一个申请做市商!"他兴奋地比划着,"想象一下,从尖沙咀到铜锣湾,所有茶餐厅都能用手机扫码支付港币稳定币——这才是真正的金融革新。"
但随即又回归理性:"当然前提是要有实体场景支撑。我们最近在和几家跨境物流公司洽谈,或许能先在B端打开突破口。"
教育使命:比赚钱更重要的事
采访接近尾声时,Roger带我们参观了门店二楼的培训教室。墙上的课程表显示,这里每周都有免费的新手入门课。"上周还有个阿婆来学防诈骗,结果把全家都带来听课了。"他笑着说。
在这个充斥着投机氛围的行业里,One Satoshi坚持做着看似"不赚钱"的事。"你知道吗?我们员工最骄傲的不是交易量,而是教育过的客户里零被骗记录。"Roger的语气突然柔软,"这才是我理解的Web3精神。"
写在最后
离开展厅时,注意到前台贴着新的告示:《冷钱包使用工作坊-8月特别场》。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有人选择逃离,有人选择坚守。而Roger Li和他的团队,正用最香港的方式——务实而灵活地,在合规与创新间寻找出路。
正如他最后说的:"寒冬里播种的人,才有资格迎接春天。"这句话,或许正是香港Web3从业者当下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合规)
-
SocialFi新秀Tipcoin:一场关于社交变现的有趣实验
最近在加密圈子里,有个叫Tipcoin的项目特别火。作为一个长期关注SocialFi领域的观察者,我觉得这个项目挺有意思的。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这个项目的玩法,以及我对这类SocialFi项目的一些思考。这个"小费"项目到底是什么来头?Tipcoin本质上是个注意力变现的游戏。简单来说,它让用户在推特上发推时带上#tip或$tip标签,然后根据推文的互动数据赚取积分。这些积分未来可以兑换项目代币$T... ...[详细]
-
十月的尾巴刚刚溜走,转眼就迎来了崭新的十一月。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分析师,我深知这个月对币圈朋友意味着什么 - 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充满变数的战场。首先给大家送上真挚的祝福,愿各位在这个金秋时节都能硕果累累。近期行情回顾与走势判断昨天以太坊的走势堪称一部精彩的悬疑剧。就像过山车一样,价格在1795美元附近反复震荡,深夜突然拉升到1815美元,又急速回踩1780美元获得支撑。就在大家以为行情要降温时,... ...[详细]
-
嘿,朋友们!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Solana(SOL)和以太坊(ETH)之间的较量了。说实话,作为一个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手,我不得不承认SOL最近的表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惊人的复苏:SOL重回FTX危机前水平还记得去年FTX爆雷那会儿吗?整个市场哀鸿遍野,SOL更是首当其冲。谁能想到短短一年时间,这家伙就卷土重来了!Kaiko Research的最新报告显示,SOL/ET... ...[详细]
-
说实话,比特币生态最近的热闹劲儿真让我有点应接不暇。各种代币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其中最让我大跌眼镜的要数sats这个"小家伙"。还记得9月初做AMA时,有位粉丝追着问我怎么看sats的未来价格,我当时可是一点都不看好——毕竟2100万亿枚的发行量摆在那儿,要把这么庞大的数量价格拉起来,想想都觉得是天方夜谭。但市场总是擅长打脸。谁能想到短短一个月,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居然完成了!2100万亿枚sat... ...[详细]
-
说实话,盯着比特币价格这几天在26000美元附近徘徊的模样,我突然有种莫名的熟悉感。这种感觉在看到Glassnode最新报告时变得更加清晰——这不就是2020年牛市前的样子吗?市场的寒流:投资者们都去哪儿了?记得2020年初的时候,整个加密社区也是这般死气沉沉。大家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市场这么无聊?现在历史似乎在重演。Glassnode的数据显示,无论是链上还是交易所的交易量,都已经跌到了让人... ...[详细]
-
加密市场的脉搏总是跳动着令人兴奋的节奏。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个近期值得关注的赛道和项目。Web3之夜:香港金融科技周的焦点之战11月2日的香港金融科技周Web3之夜注定会成为焦点。记得去年参加类似活动时,现场的氛围简直让人血脉偾张。今年的重头戏大概率会落在ENS、DOT和ATA这几个项目上。特别是ENS,这个以太坊域名服务最近的动作频频,就像当年互联网初期的域名抢注... ...[详细]
-
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最热的话题莫过于现货比特币ETF可能获批的消息。但有趣的是,Maelstrom Fund创始人Arthur Hayes却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在他看来,这可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好事。为什么呢?因为像贝莱德这样的资产管理巨头本质上就是"国家的代理人",他们的运作方式与比特币诞生的初衷简直背道而驰。当比特币失去"自由":托管困境Hayes的分析可谓直击要害:假设这些传统金融机构大量囤积比... ...[详细]
-
从零开始:用NFTScan API玩转Aptos NFT开发
说到Aptos这个区块链新贵,不得不提它有趣的出身。2018年,一群不甘平凡的谷歌前员工决定在区块链领域搞点事情,于是Aptos应运而生。去年10月主网上线后,这个主打"高性能"标签的Layer1公链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什么选择Aptos?作为一个经常和区块链打交道的开发者,我最看重的就是性能和安全。Aptos采用了创新的BFT共识机制和并行计算,简单来说就是让多条车道同时跑车,大大提升了交易处理... ...[详细]
-
说实话,最近盯着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走势,我的眼睛都快看花了。这市场就像个喜怒无常的姑娘,昨天还给你笑脸,今天就能让你哭都哭不出来。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算是看明白了,与其每天盯着K线心惊肉跳,不如找个靠谱的指南针。比特币的十字路口今早打开行情一看,比特币卡在10.88万这个位置上上下下,像极了在游乐场玩跷跷板的孩子。技术面显示10.735万是个关键支撑,就像跳跳板的支点,一旦跌破,可... ...[详细]
-
比特币DeFi新纪元:首个主网BID系统如何重塑BRC20生态?
作为一个浸淫加密领域多年的老韭菜,我见证了太多炒概念的"创新"。但最近在Orders.exchange上看到的这个BID交易系统,确实让我眼前一亮。这可能是比特币DeFi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传统交易所到比特币DEX的进化困境还记得我第一次在传统交易所挂单时的困惑吗?明明有10个BTC要卖,价格也合适,却要等上大半天才能成交。现在想想,这种"坐等买家上门"的Ask订单模式,在传统市场还行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