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冷理实很想很,现骨感丰满
最近在浏览Twitter时,我看到以太坊账户抽象领域的重量级人物John Rising发布了一组令人深思的数据。说实话,这些数字让我这个老区块链从业者都感到有些意外 - ERC-4437标准的实际采用情况简直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美好愿景遭遇残酷现实
记得今年3月在丹佛WalletCon大会上,当ERC-4437标准意外发布时,整个圈子都沸腾了。我当时就在现场,能真切感受到那种兴奋的氛围。大家都在畅想"智能账户"将如何改变游戏规则:摆脱繁琐的助记词、简化交易签名流程、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可现在回头看,这些美好憧憬似乎都有些过于乐观了。
Rising通过BundleBear平台的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现实:每月账户留存率低得可怜,仅有6.89%的用户会在使用智能账户六个月后继续留存。这让我想起早年推广区块链钱包时的情形 - 用户来了又走,留不住人始终是个痛点。
基础设施也难以为继
更令人担忧的是支撑整个系统的经济模型。Rising指出,作为核心基础设施的"捆绑商"(bundlers)基本上都在亏本运营。虽然偶尔会有项目方支付超额Gas费的情况,但这就像在沙漠中遇到绿洲一样罕见。
我特别关注到一个数据:平均每个智能账户仅执行了5次用户操作。这说明什么?要么是用户体验还不够好,要么是应用场景太有限。想想我们平时使用传统钱包的频率,这个差距实在太大。
乐观派的声音
当然,也有人持不同看法。Base创始人Jesse Pollak就认为新技术采用需要时间,他用了个很形象的比喻:"先是缓慢积累,然后突然爆发"。确实,区块链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案例。
Dune Analytics的数据似乎为这种乐观提供了些依据:8月份活跃智能账户数曾达到42万的峰值。但随后的连续下滑又给这份乐观蒙上了阴影 - 10月份这个数字已经跌到了14.3万。
黎明前的黑暗?
作为一名见证过多次技术迭代的从业者,我深知创新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ERC-4437面临的挑战让我想起早期的DeFi应用 - 同样经历过无人问津的阶段,后来却彻底改写了金融格局。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是暂时的低谷,还是根本性的方向偏差?目前来看,改善用户体验和经济模型可能是当务之急。毕竟再好的技术,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终究难以获得大规模采用。
(责任编辑:论坛)
-
最近Santiment发布的一组数据特别有意思,让我这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不禁多看了几眼。数据显示,现在持有0-100枚BTC的小额玩家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占比41.4%。这个数字挺耐人寻味的,要知道在2017年牛市的时候,这个比例还不到30%。相比之下,那些持有超过100枚BTC的大户们却在悄悄撤退,这个群体占比已经从年初的60%下滑到55.5%。说实话,七月份比特币跌破3万美元的时候,... ...[详细]
-
最近在投资群里看到不少朋友都在讨论LOOKS这个代币,说实在的,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刚接触加密货币时踩过的那些坑。每次看到有人问"为什么我一买就跌,一卖就涨",我都忍不住想分享一些自己的观察。LOOKS到底是何方神圣?作为一个在NFT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玩家,我觉得LooksRare这个平台确实有其独特之处。它把数字艺术、区块链技术和社区治理完美融合在一起。还记得去年有个朋友通过LOOKS代币参与投票,... ...[详细]
-
今早的市场真是给我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本来周末都准备好喝咖啡看行情平稳波动了,谁知道大饼(BTC)突然一个猛冲直奔27000美元,以太(ETH)也不甘示弱地突破1650美元。这种"周末突袭"的戏码在币圈虽然不罕见,但每次都能让不少人措手不及。说实话,这种急涨行情最让人纠结。看着价格蹭蹭往上涨,内心那个追高的冲动简直按捺不住。但老韭菜的经验告诉我:这种时候往往就是陷阱。昨晚以太回踩1610的时候,圈子... ...[详细]
-
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不得不说当下的经济环境正孕育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在说话。债务危机与货币洪流的双重压力记得我刚开始研究经济学时,老师常说GDP增长有三个引擎:人口、生产力和债务。可现在呢?看看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简直像坐了滑梯一样往下掉。有钱人家都不爱生孩子了,这事说起来还挺讽刺的。更要命的是债务问题。你知道吗?全球债务占GDP的比重从19... ...[详细]
-
8月的加密市场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比特币价格在23,664美元到30,057美元之间来回摇摆。这让我想起去年那段疯狂的日子,不过现在情况似乎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在Web3游戏领域。从"割韭菜"到真正好玩从业六年来,我亲眼见证了Web3游戏从纯粹的投机工具慢慢演变成具有实际娱乐价值的游戏形态。就像当年PC游戏从"红白机"进化到3A大作一样,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充满希望。索尼、Zynga这些传统游戏... ...[详细]
-
看着DeFi市场从疯狂走向冷静,我常常想起那句老话:"只有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最近GRO DAO的关停决定,就是这句谚语最好的注解。一个辉煌项目的落幕记得2021年那个疯狂的夏天吗?GRO协议就像一匹黑马,带着高盛、摩根士丹利等金融巨头的基因杀入DeFi赛道。当时它TVL飙升至7000万美元,710万美元的融资让整个圈子为之侧目。可谁能想到,两年后的今天,这个曾经的明星项目正在按下终止键... ...[详细]
-
最近帮着几家数字藏品平台梳理用户协议,看着各家平台千篇一律的模板文档,我真是哭笑不得。这些所谓的"定制"协议,就像是从同一个模具里倒出来的复制品,连错别字都一模一样。用户协议不应该是摆设说实话,我自己用APP时也总是一路狂点"同意",可这不代表平台就能敷衍了事。记得有个朋友在某平台上买了数字藏品,结果发现版权有问题,想维权时才发现平台早就在密密麻麻的协议里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协... ...[详细]
-
作为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Solana近期的表现实在令人担忧。记得两个月前还意气风发地站上27美元高位,现在却只能在20美元附近苦苦挣扎。这种持续的走低态势,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下降通道,每波反弹都遭遇更强力的狙击。关键点位岌岌可危上周好不容易看到一丝曙光,价格反弹15%触及20美元,结果转眼间就被空头一巴掌拍下来4%。这种熟悉的剧本已经上演太多次了——每次反弹都伴随着更猛烈的抛售。就像上周五... ...[详细]
-
最近有个数字让我眼前一亮:以太坊Layer2网络的总锁仓值(TVL)突破138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个数字背后藏着不少耐人寻味的故事,特别是在当前这个被戏称为"加密寒冬"的市场环境下。逆市上扬的L2生态打开L2 Beat的数据面板,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整个加密市场的总市值较2021年峰值腰斩了一半,但L2生态却在悄然生长。记得2021年11月那会儿,整个加密市场热得发烫,总市值冲到2.8... ...[详细]
-
寒冬里的币圈,DWF Labs就像一剂强心针,所到之处总能掀起疯狂涨势。说实话,我这几年跟踪了不少投资机构,但像DWF这样能引发市场狂热追捧的还真是头一回见。看看他们操盘的项目:CFX几个月飙升20倍,CYBER一个月从4美元冲到20美元,再加上韩国市场的疯狂助推更是达到30-40美元的高位。这种惊人的爆发力,难怪大家都在猜测他们下一个目标会是谁。DWF究竟是何方神圣?说起来也挺有意思,DWF L... ...[详细]
- 数字货币市场深度观察:BTC与ETH关键点位解析
- 当AI初创企业遭遇行业巨头:一场不公平的游戏
- 2023年第三季度区块链安全形势深度解析:风暴眼中的DeFi生态
- 对话NvirWorld首席营销官Jason:解密Web3游戏生态的无限可能
- 比特币触底反弹:熊市曙光还是昙花一现?
- 资深投资人忠告:这些山寨币坑太深,新手千万别碰!
- 强强联手!NvirWorld携手ICP打造Web3游戏新纪元
- 比特币减半倒计时:200天后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狂欢?
- 比特币市场惊现罕见分歧:23,000美元或28,233美元?
- 香港迎来Web3盛宴:Vitalik Buterin领衔的首届ETH Hong Kong即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