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以太谁大战会成为下全景坊
最近在逛以太坊生态时,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Rollup项目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作为一名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不禁让我想起2016年那段公链混战的岁月。
公链大战的启示
记得那时候各种公链项目层出不穷,BSC、Solana、波卡、Avalanche这些后来者个个来势汹汹。我在2018年也曾被Solana的高TPS吸引,投了一笔钱进去。结果呢?现在回头看,真正活下来的还得是以太坊。特别是在2022年那波DeFi和NFT狂潮后,以太坊的垄断地位基本上就确定了。
说实话,在这场公链大战中,大多数投资者都坐了一趟过山车。我认识不少朋友在Solana高位接盘,现在还在山顶站岗。相比之下,那些一直死拿ETH的老韭菜反而成了最后的赢家。
Rollup战场的现状
如今Rollup领域正在上演类似的剧情。Arbitrum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实力,目前TVL占比高达55%,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但OP Mainnet也不是吃素的,靠着精妙的经济模型和生态联盟,硬是在这片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
最让我意外的是Coinbase推出的Base。这个后来者凭借着交易所的资源优势,TPS数据直接冲到第一。我记得Base刚上线那会儿,我的Telegram群组都被刷屏了。至于zksync的热度,emmm...大家都懂的,空投预期嘛。
评估Rollup潜力的四大维度
根据我这些年观察市场的经验,判断一个项目能否形成垄断,得从四个关键维度来看:
举个例子,就像Uniswap V3靠独家资金池算法建立了技术壁垒一样。目前Rollup领域的技术差异主要体现在:OP派能做到100 TPS,zk派号称1000 TPS;gas费方面OP能做到L1的1/10,zk可能更低;安全性确认时间OP需要7天,zk只要10分钟。
但说实话,现在还没哪个Rollup的技术优势是不可逾越的。就像我去年测试的几个zk-Rollup项目,实际体验和宣传数据总是存在差距。
这方面Arbitrum确实做得不错。我记得去年在一个DeFi峰会上,Arbitrum展台前永远人满为患。他们不仅有完整的DeFi生态,NFT和GameFi项目也在快速增长。
相比之下,有些Rollup的用户群体就很单一。比如zksync上基本都是"科学家"在刷空投,这种生态很难持久。
不得不说OP Mainnet在起名上很有一套。把项目名直接和技术名词Optimistic绑定,这营销手段我给满分。Polygon更绝,直接蹭zkevm的热度。
不过目前看来,Rollup领域的品牌建设都还处在初级阶段。就像我前两天问一个刚入圈的朋友,他连Arbitrum和Optimism都分不清楚。
这个最难判断,因为创新需要时间验证。但从研发投入来看,Arbitrum和Optimism都预留了充足的开发资金。zksync就更不用说了,融资都是按亿美元计算的。
我记得去年Arbitrum推出的Nitro升级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要说形成技术代差还为时过早。
写在最后
作为一个经历过完整牛熊的老韭菜,我的建议是:Rollup领域的竞争才刚刚开始,现在就押注某个项目为时尚早。就像2017年没人能预料到ETH会最终胜出一样,这场Rollup大战的结局还有很多变数。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谁能在这四个维度上持续发力,谁就更有可能笑到最后。至于代币价格?那只是胜利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分析)
-
说实话,这周的经济数据日历看起来相当清闲,就像周末的公园一样安静。直到周四才会迎来失业数据和制造业PMI这两个重量级选手登场,而真正的好戏可能要等到周五晚上——全球央行年会上鲍威尔主席的演讲。这种安排就像是在酝酿一场风暴前的平静,我总觉得市场的剧烈波动很可能会集中在周末前爆发。市场情绪面分析周一、周二的市场可能会因为川普大叔的言论和俄乌局势的进展而出现一些波动,但整体来看,这周初的市场可能会像午后... ...[详细]
-
每个人在接触加密货币时都有个"顿悟时刻"。我还记得那个改变我想法的瞬间——当时我要给在亚洲结婚的挚友送份礼物。传统银行转账需要处理外汇、电汇等各种繁琐手续,但我直接用USDC打到他的以太坊钱包。几秒钟就完成了,这让我震撼不已。那一刻我意识到,区块链的真正价值不在于那些花哨的NFT或庞氏骗局项目,而是能实实在在地解决金融痛点。RWA的现状与潜力现实世界资产(RWA)正在重塑金融版图。简单来说,就是把... ...[详细]
-
各位币圈老铁,今天的行情简直太给力了!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以太坊终于迎来了回调行情。今早在2060美元上方布局的空单,现在已经成功止盈30个点,这波操作简直完美!那些跟上节奏的朋友们,今晚可以加个鸡腿庆祝一下了。说实话,作为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深知带好止损止盈的重要性。很多新手朋友总是抱有侥幸心理,结果往往血本无归。今晚行情预计还会继续波动,建议大家一定要做好风控,可以随时来找我交流... ...[详细]
-
最近的市场走势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比特币还没站稳脚跟,Solana、Chainlink这些山寨币就开始疯狂表演,连带着一些低市值的meme币也集体高潮——这种场景本该出现在牛市尾声才对啊!我的交易页面突然被ORDI、MEME这些新面孔刷屏,仿佛大家都在说:再不买就来不及了。似曾相识的牛市陷阱这让我想起2019年底那段日子。当时也是比特币还没怎么动,各种山寨币就开始了表演秀。结果呢?2020年3月1... ...[详细]
-
说实话,最近的比特币行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就在24小时内,这个数字黄金突然发力,一口气涨了5.5%,成功突破26,000美元的心理关口。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见过太多次这样的场景了——每当市场开始蠢蠢欲动,投资者们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猜测27,000美元会不会是下一个目标。记得昨天在交易社群看到Jelle的分析,这位老牌交易员激动地说:"底部确认了!现在咱们就等着看27,... ...[详细]
-
周五深夜,Greg Brockman还沉浸在突如其来的震惊中。这位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怎么也没想到,短短24小时内,公司的权力格局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变之夜:硅谷最戏剧性的24小时APEC峰会期间,旧金山街头还洋溢着中美领导人会晤的喜庆氛围。周四那天,Sam Altman在工商峰会上侃侃而谈AI艺术,谁能想到第二天他就收到了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的"死刑判决"。周... ...[详细]
-
说实话,每次看到又一个项目把"ZK"挂在嘴边作为卖点时,我都忍不住皱眉。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我深知新技术总是伴随着过度追捧和盲目信任。就像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的".com"一样,如今的Web3世界正在上演着类似的剧情 - 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了"ZK"。被神化的ZK技术记得去年参加一个区块链峰会时,有位创始人花了20分钟演讲时间反复强调他们的"革命性ZK解决方案"。当我私下问他具体采用哪种... ...[详细]
-
说实话,现在的DeFi市场就像一场精彩的烟火表演,而Cetus绝对是最耀眼的那颗烟花。作为一个资深金融从业者,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基于Move生态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确实给了我们不少惊喜。重新定义去中心化交易体验记得去年第一次体验Uniswap V3时的震撼吗?Cetus在此基础上玩出了新花样。它允许流动性提供者像搭积木一样,在一个池子里设置多个头寸,每个头寸都有自己的价格区间策略。这就像给每个交易对开了... ...[详细]
-
各位币圈的朋友们,今天必须得跟大家分享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昨晚我盯盘到深夜,就在比特币冲高到34776这个关键点位时,果断出手布局了空单。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这个决策可不是随便下的。完美的520点止盈说实话,当我看到行情如预期般回落,最终精准止盈在34250点位时,那种感觉比中彩票还爽!520个点的收益,这可不是小数目啊。记得当时我在电脑前兴奋得差点跳起来,这种精准预测带来的成就感... ...[详细]
-
说起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我总是想起小时候老家那条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曾经只能靠政府拨款修建,现在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维护——这不就是DePIN的雏形吗?只不过现在这条路变成了云计算资源、存储空间和网络带宽。为什么Web3需要这个"新基建"?记得去年AWS宕机那会儿吗?我当时正在测试一个DeFi项目,眼睁睁看着整个前端突然瘫痪。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号称去中心化的Web3应用,背后竟... ...[详细]